“养殖尾水处理对我们来说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次机会。”近日,在新安镇西庙桥村皓月养殖场,面对记者的镜头,场长管军拍着胸脯说: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从观念到行动都转变起来,尾水处理关键要用行动说话。
今年37岁的管军是杭州人,来新安从事甲鱼养殖已有十多年。他说:传统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方法,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排入水体,导致养殖池水富营养化,不仅恶化了养殖水环境,而且还降低产量质量,尾水直排入河更会影响水环境。
在历数了养殖尾水带来的害处后,管军说,自己一直呼吁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让水产养殖行业有个洁净的环境。2015年,全县养殖场拆掉温室后,他就积极向生态养殖转型,设想安装尾水处理设备。苦于相关知识缺乏,不知道如何下手。“今年年初,县政府不仅给了方法,还给予一定的退养补偿。”管军说,他身体力行,带头踏出了改变水环境的第一步。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投资3万多元、占地两亩的3个养殖尾水处理池终于建成投入使用。
这套湿地净化设备是一种复杂的多功能生态系统,利用物理过滤、化学吸附、植物过滤及微生物作用等方法,有效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去除一定的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微小悬浮物,具有很高的净化能力。
管军在现场指点着介绍:第一个池是沉淀区,利用网络栅格阻隔过滤或吸附尾水中的杂质。经过分隔后流入第二个池,也就是净化区。通过投放活性炭、电动增氧等手段达到净化的目的。随后流入第三个池,即人工湿地。湿地的池底散落着鹅卵石,种植着蒲草、水葫芦以及浮床植物。最后再流入养殖池塘,实现尾水生态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
“循环利用不仅保护了外河自然水域,而且避免了外河污染水源的流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管军笑着说,往年高温天总要有一批甲鱼死亡,今年尽管长时间高温,但甲鱼的死亡率远低于往年,这样一来,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不少。今后,他也会坚持做到养殖尾水处理。德清新闻网记者王福田通讯员谢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