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邵美霞)“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月13日,在庙下乡周家畈的百亩农田里,只闻沟渠里水流潺潺,稻田里蛙声一片,不时还冒出一个个气泡,蹲下身仔细一瞧:哟,除了鱼虾,还有一只只甲鱼正露出水面在吃食哩。
“我的水稻只管种,不用管,农药化肥不需要;养的甲鱼和鱼虾只管放,也不用喂,还长得肥美……”站在田埂边,力君家庭农场主杨伟力得意地说。就在前一天,农场迎来一批杭州客商,从稻田里现抓了1600多公斤甲鱼,双方以160元/公斤高价成交,这是农场启动稻鳖共生试验田后的第一次“丰收”。
杨伟力粗粗算了一笔账,共生模式种出来的“苗下香”稻米在市场上售价可达20元/公斤,养出来的甲鱼价格也是其它的2倍左右,按每亩产出300公斤大米、150公斤甲鱼的产量计算,亩产值达近3万元。与传统种植水稻的亩产值相比,翻了10番。
杨伟力和妻子叶丽君都属80后年轻农民,2011年从庙下流转了500多亩田地。突破传统,从事生态循环农业,杨伟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庙下自然环境优越,四周群山环绕,山涧清泉终年不断,2014年县里进行炭化篾整治,百余家不合格的竹加工企业关停,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给立体种养模式提供了先天条件。再加上县水利局、农业局相关专家技术送下乡的服务,2016年,力君家庭农场开始试行稻鱼共生种养。
去年,经专家点拨,杨伟力夫妻又开始尝试稻鳖共生模式。他们划出一片80亩的稻田,于6月份放养了近1万公斤甲鱼。从此,他们就不再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也不用给甲鱼喂饲料,只让甲鱼吃食稻田里的虫、螺蛳和杂草等,而甲鱼的粪便又是水稻很好的肥料……为顺利实现稻鳖共赢,杨伟力夫妻经常到舟山、丽水、温州、杭州等地取经。
两年来,杨伟力也摸索出了些经验,譬如稻鳖共生,控制好鳖的放养时间和稻田边的水沟是关键。刚插秧时,先放养一批鱼苗,待到水稻的根茎逐渐长深长硬,再把鳖投放下去,并通过升降水沟水位,调节鳖进入稻田的频率……
“我们要成为新型农民。”在走生态循环农业这条路上,杨伟力夫妻非常笃定。目前,该农场共有360亩的稻田采用稻鱼(鳖、虾)共生的立体种养模式,其中稻鳖和稻虾各80亩、稻鱼200亩。今日龙游本报讯(记者 邵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