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鳖业基地是我县优质甲鱼、优质大米的生产基地,其首创的稻鳖共生模式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种养模式。主业是养殖甲鱼的清溪基地,近日居然养起了青虾,而且规模还不小。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甲鱼不好卖?还是青虾养殖效益好?记者随同县农业局水产站农技人员一道赶赴清溪钟管基地探访。
站在清溪钟管基地的鱼塘边,清溪鳖业董事长王根连指着塘里的秧苗说:“这是我们准备机插的清溪大米秧苗,7月份,我们准备拿出600亩的鳖稻共生田里来试验清溪稻虾共生模式。”传言得到了证实,鳖稻共生田里的确要养虾了。
在鱼塘的东北角,记者看到了一位来自新安的虾农,他叫余建强。他是第一个进驻清溪基地并稻虾共生的虾农。原来,清溪鳖业并非自行试验稻虾共生,而是邀请县内十名虾农一同参与虾稻共生试验。
作为一名资深虾农,余建强在新安养殖青虾已卓有成效,每一年养殖两季青虾,第一季是春季,亩产70~80斤虾,价格较低,一般在30元一斤;第二季是秋冬季,亩产80~120斤虾,价格较高,一般可达65元一斤。今年,他在清溪鱼塘里准备养殖两季青虾,再种上一季晚稻。除了与往年一样的两季青虾收益外,还可额外增加一季晚稻的收入。
根据清溪公司与余建强等虾农的合作协议,虾农向清溪租用鱼塘,租金1200元一亩;青虾、稻谷收益归虾农所有。清溪稻谷亩产一般为1000斤,清溪全部按2元一斤价格回购,仅稻谷收益一项收入约2000元。也就是说,虾农仅凭一季晚稻的收益即可付清租金,还结余约每亩800元的收入。
这样做,对清溪公司又有什么好处呢?王根连说,600亩的稻虾共生田产出的稻谷全部回收,再以清溪大米市场价出售,其中的差价利润也不错,还可以免出稻田租金,进一步减少成本。另一个好处则是长年累月养殖甲鱼容易滋生易感病菌,稻虾共生后将改变原有生态系统,有利于两年后的甲鱼养殖。
县农业局农作站站长胡建平认为,这是我县绿色生态种养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如果这种种养模式成功,对全县的粮食生产与水产养殖具有指导意义。他说,目前全县有数万亩虾塘,但渔粮争地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如果让虾农既增加收益,又能种上水稻,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稻虾共生在我县并不新鲜,我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归毛头早在数年前就开展稻虾共生与轮作试验。但由于吴越水产公司是纯养殖型企业,没有解决稻米生产、管理的配套设施,收益并不理想。而清溪公司本身具有稻米的育种能力,及稻米的大型收割机、大型拖拉机、成套稻米烘干机、稻米品牌与营销渠道等全产业链,可以有效解决虾农在清溪基地的稻米耕、种、收、售,让虾农轻松完成一季晚稻的收益。
如果让虾农在鱼塘里种上由清溪提供的稻种,且由清溪公司提供各种大型机械来完成稻田的生产服务,稻谷不愁销路,毫不费力却得到比纯养殖青虾更多的利益。目前,全县有数万亩纯青虾养殖户,如果更多的虾农投入到种粮行列,以此克服渔粮争地的瓶颈,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德清新闻网作者: 记者 朱宇飞 通讯员 任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