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受到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杭州市农业局借势“信用杭州”建设东风,持续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农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得到明显推进。
一是开展农业企业信用评级。评级采用委托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专业评级的方式进行,采用量化评分制,采取评级指标研定、现场实地调查、指标量化分析、既往信用查询等程序,并经市农业局、市信用办等部门监督审核、公示公告后确定信用等级。截至目前累计评级农资经营信用优秀(A级)单位137家、信用良好(B级)单位51家、信用警示(C级)单位3家;农产品生产A级信用单位158家、农产品生产B级信用单位42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8年启动农资经营门店信用评级工作,结合农资经营整规工作,于我市余杭区、临安区开展全覆盖式评级试点,200余家直面农民群众进行销售的农资经营门店纳入评级范围。
二是实施信用“黑名单”制度。杭州市农业局先后制定出台《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杭州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制度(试行)》,对列入“黑名单”管理的具体情形、“黑名单”管理工作程序、工作原则以及纳入“黑名单”管理后的具体惩戒措施等内容作出规定,已将3家农业经营主体列入信用“黑名单”。列入信用“黑名单”的单位,在管理期限内,除依法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外,实施加强监管、定期报告、取消评先选优及财政扶持资格、不得列为政府采购供应商等惩戒措施。
三是注重信用信息归集。从2015年开始,杭州市农业局紧密结合自身行政职能,认真梳理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清单,重点将“农产品生产单位信用评级”、“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信用评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黑名单管理单位”等项目列入《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分类等级管理事项清单》,明确信用信息产生后五个工作日内归集至“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截止目前,已累计报送各类信用信息6000余条,有效充实了我市信用数据。
四是强化信用信息应用。严格按照《杭州市在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事项清单》要求,将“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中归集的信用记录应用在“农产品生产单位信用评级”、“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信用评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等事项中,对守信主体实行激励措施,对失信主体实行惩戒措施。
五是夯实信用工作基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牵头工作机构,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队伍。注重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信用信息记录报送及使用工作规定》等制度文件,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实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将“信用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着力形成推进我市农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倒逼与强化机制。开展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建设,结合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和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信息和行政处罚信息等信用信息,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电子化的信用档案。来源:杭州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