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西湖区首届生态甲鱼争霸赛在双浦镇举行。专家对来自双浦镇、转塘街道、三墩镇27个养殖场的54只甲鱼进行评比,并根据外观和风味,评选出了最后的金鳖王。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西湖区农业局看重的不仅是比赛本身。
作为杭州市甲鱼的主要产地之一,今年对于西湖区来说颇为特殊——全区的甲鱼养殖业在2014年从温室养殖转产为纯外塘养殖后,今年首批纯外塘养殖的生态甲鱼即将大规模上市。
“生态引客、品牌留人,是这次甲鱼争霸赛的意义所在。”西湖区农业局负责人如是说。
过去普遍温室养殖鼓了钱袋毁了环境
西湖区甲鱼养殖,最早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甲鱼算是奢侈品,每公斤价格可以卖到400元。因为靠近钱塘江,靠水吃水的双浦、转塘等地渔农逐渐开始养殖甲鱼。
不过甲鱼对温度相当挑剔,只有在30℃以上的环境里才会吃东西,而当温度低于20℃时,甲鱼就几乎“绝食”。
为了提高甲鱼产量,从2003年左右开始,养殖户们借鉴大棚蔬菜的经验,将甲鱼塘建在温室里,铺设供热管,这样无论春夏秋冬,甲鱼都能在合适的温度下成长。
因为经济收益可观,西湖区甲鱼产业规模也越做越大,最高峰时年产值达2.72亿元,人均收入达4.79万元。
不过,在钱包鼓起来的同时,西湖人也感受到了生活环境的恶化。
早些年,养殖户给温室供暖,主要采用焚烧木板等建筑垃圾的方式,焚烧后产生的废气里含有氯气、二口恶英气体、苯乙烯、甲醛等有害气体。
考虑到焚烧对环境影响太大,一些养殖户转而通过在温室安装空调的方式供暖。这样做虽然减少了对空气的影响,但是却无法避免对水体的污染。
据介绍,温室养殖甲鱼,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养25-30只甲鱼,甲鱼吃喝拉撒都在水里,每两三个月换一次水,几乎是黑色的废水直接排入了河流里,并最终流进了钱塘江。
连续三年推广外塘养殖品质高了环境好了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从2014年开始,西湖区政府全面启动“温室甲鱼污染整治”工程,对全区762家养殖场的温室大棚及附属设施进行拆除,共拆除面积55.33万平方米,财政补助养殖户整治资金达1.74亿元。
从温室养殖改成外塘养殖,养殖户的成本大大提高。“外塘养殖甲鱼,1平方米的面积只能养3-5只甲鱼,产量大大下降。”西湖区水产联络员陈芬琴说。为鼓励和推广外塘养殖模式,2015-2016年,该区对农户每亩补助5000元,以推广生态甲鱼养殖技术,总共发放生态养殖补偿资金3000多万元。
此外,西湖区加大了技术扶持力度,每年组织3-4次培训班。养殖户在技术方面有疑问,只要一个电话农业技术人员就会上门指导,今年以来已经上门服务了三四十次。
外塘甲鱼一般需要3至4年才能成熟。通过3年的纯外塘生态养殖,今年西湖区的甲鱼品质有了质的飞跃。“外塘养殖的甲鱼,体表光洁、裙边宽厚、肉精实,清蒸后香味十足,有明显的胶质感,这是温室甲鱼根本没法比的。”西湖区水产首席专家胡松学表示,除了品质提升外,西湖区对甲鱼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也严格把关,近年来在省市水产品抽样中,甲鱼药残定量检测合格率100%。
据统计,西湖区现有生态甲鱼养殖面积6479亩,养殖户762家,年产量4100余吨,并培育出了“中得”牌和“周浦”牌等区域品牌。
环境的改善,西湖人更是有切身感受。在养殖重镇双浦,包括温室甲鱼在内的沿江污染行业已全部清理,接下来要形成四季色彩分明的沿岸生态景观,同时培育运动康体、乡居慢活、民宿文创、绿道骑游等特色旅游。
到2020年,西湖区要在曾经污染严重的双浦镇沿江产业带打造“花海双浦”旅游新景区。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