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秋“老虎”的天气还是显得异常闷热。记者一行来到霍邱县高塘镇渠东村盛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放眼望去,200亩水面28个互相连接的大塘尽收眼底,每个塘的中间都有一块人工搭起高于水面三角形的晒滩,一个一个形态各异的甲鱼,争先恐后地抢着上滩晒太阳……
陈家青带着记者,走向一个个水塘,一边看一边谈起了他的“养鳖经”。今年32岁的陈家青,皮肤黝黑,为人朴实,十分能干。1994年初中毕业的他就来到浙江打工,卖冷饮,跑市场的艰辛,历练了不怕吃苦的性格。2012年,在一个亲戚的引导下,决定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
加乡后,陈家青一直琢磨着如何结合村里实际找致富项目。要想打破当地群众传统农业的种养习惯并非易事,他从网上、报纸上搜集各地先进养殖技术,并动员村民大胆尝试。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陈家青认识到只有带头干,先干出成绩来,才能说服村民。于是,他多方走访、学习,进行项目论证。通过一段时间考察,利用家乡是水产大县的优势,而且甲鱼市场看好,初步规划水产养殖的蓝图。这时,该县水产局和县人大招商组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先期投入900多万元,第一次流转土地 150亩,每亩900元,开始挖塘;第二次又征地约50亩,投放15万斤甲鱼苗进行喂养、进水、消毒、增氧,他不分白天黑夜在养殖着甲鱼。
该县水产局工程师邓培林说:“这种日本品系中华鳖2007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鳖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和中药材料。”
由于日本品系中华鳖养殖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当地还没有人养殖,陈家青一方面向浙江等外地养殖户请教经验,另一方面购回大量书籍、上网查资料,潜心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当年第二茬养殖成功了,净挣7万元,算上第一茬亏的2万元,全年创利5万元,平均亩纯收入近5000元。在他的影响下,周边10多户村民开始加入水产养殖的队伍。
与此同时,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3年,陈家青成立了盛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走合作化经营道路,发展“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把日系鳖养殖项目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陈家青在塘里放了6000斤鲢鱼、草鱼等鱼苗,实行鱼鳖混养。如今,渠东村规模养殖已经达到几百亩,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0多人。
村民陈家国深有感触:“俺在合作社干活,又不耽误家里的农活,每月还拿1800元工资,真是称心如意啊!”本村村民、残疾人陈霖干脆就把家里的田地全部流转出去,一门心思带着老婆和孩子吃住在基地,为合作社忙前忙后,全年纯收入达5万元。
“借助国家的好政策,发展规模化养殖,带动村民发家致富,使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多亏了年轻人陈家青”该村支部书记张承武推心置腹地说:“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组织推进稻田、鱼、鳖综合种养项目,直接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
随着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成品甲鱼越来越多,怎样才能保证所有的甲鱼都能卖出好价钱呢?“我们已经申报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常年聘请技术专家关键时刻现场指导,与浙江一公司销售商签订了全程批量销售的合同,并且每公斤 134元,高于当地市场价格好多倍!”陈家青自信地说:“今年可出2.5至3斤重甲鱼15万公斤,预计收益会提高30%至40%。”如今在渠东村,一个集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观光渔业、休闲垂钓、娱乐旅游等为一体的农家乐初见雏形。出处:六安新闻网(张正武 记者 徐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