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幼鳖,特别是稚鳖因为内脏器官发育不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调控能力差,在养殖及保健方面需要给予特别的照顾,这对后期成鳖的顺利养殖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水质调控
甲鱼喜静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了养殖的成败。
1、充氧: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加快有毒有害有机质的分解转化、维持正常的水体PH值,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2、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一般2天排污1次。换水是调节水体最直接的方式,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高,另一方面则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来决定换水量多少,一般一次换水量不超过5厘米,避免大量换水。
3、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有益细菌在水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一方面它能将养殖池中不断产生的有机废物分解成无机物;另一方面,由于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抑制了病害微生物的繁殖,能够直接防止甲鱼疾病的发生。因此,可以给甲鱼内服、外用生物制剂,一方面可促进消化吸收,减少排泄物,提高饲料利用率;另一方面可起到引种和维持水中有益菌含量的作用。
二、病害控制
稚鳖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可用2‰的食盐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钟。在甲鱼体重达到50克以前要谨防霉菌病的发生,此阶段应以增强稚鳖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为重点;甲鱼体重50~150克时谨防白点病的发生,日常消毒以溴氯制剂为主;体重50克至成鳖阶段,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三、甲鱼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症
维生素及矿物质在甲鱼饲料配方中所占配比极小,但其对维持甲鱼正常生长及防病抗病能力、乃至保证商品甲鱼食用时的口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甲鱼具有背甲和腹甲的特殊生理结构,其无法从水体中摄取到这些微量营养成分,唯有从饲料中摄取。目前国内大型甲鱼饲料生产企业,都能严格根据甲鱼不同生长阶段配比相应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但该配方是基于甲鱼正常生长阶段所设定的,如若甲鱼处于应激及发病状态,机体会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及矿物质,在这种情况下,如若不及时补充,甲鱼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即会表现出缺乏症状,明细如下表:
表1:甲鱼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 缺乏症状:维生素A,白内障、眼睛出血;表皮及肾脏出血、腹水(维生素A极少缺乏)。维生素D,生长缓慢,背甲隆起,裙边窄(维生素D极少缺乏)。维生素E,亲甲繁殖力下降,产卵量减少;腹水;甲鱼风味下降,肉质差(不易缺乏)。维生素K,凝血差,出血不止;贫血;白底板(易缺乏)维生素B族,消化不良,食欲差;贫血;容易出现腐皮、疥疮,伤口难愈合(极易缺乏)
维生素C。抗应激能力差;伤口难愈合;易发病;摄食缓慢;表皮、肝脏、肠道出血。氯化胆碱:肝脏肿大、脂肪肝;肠道局部出血;饲料系数高
表2:甲鱼矿物质缺乏症(较少缺乏)
矿物质缺乏症状:钙(Ca),骨质疏松;生长缓慢;饲料系数高;死亡率高(极少缺乏)。磷(P),骨骼钙化;畸形率高、肺肿大;饲料系数高;死亡率高(极少缺乏)。镁(Mg),肌肉松弛;骨骼畸形;摄食差;死亡率高铁(Fe)。贫血;白底板增多,铜(Cu)骨胶原和骨骼生长不良。锌(Zn),食欲减退;饲料系数高;生长不良。锰(Mn),生长不良。钴(Co),骨骼异常。硒(Se)生长率下降;表现出VE缺乏症
因此,建议在日常饲喂中,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些维生素类产品,特别是B族维生素,如水产复合B粉等,每月使用15天,用量为每公斤饲料添加2~3克;甲鱼发病时适当多加,最高可加到10克/公斤饲料。
四、保肝
甲鱼肝脏具有解毒、造血、储存营养物质、分泌胆汁四大功能,保肝在整个甲鱼养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在甲鱼投苗后30天起,即开始做好保肝工作,可每公斤饲料添加好肝胆2~3克,每月使用15天,可隔周使用。如遇甲鱼内服或外用抗生素产品,在抗生素停止使用后,宜加倍使用好肝胆强化处理。
五、打雄
基于苗种差别、退化及高温高密度养殖、饲料营养浓度高等多种因素,甲鱼在养殖3个月后即会出现打雄、撕咬,使得甲鱼裙边、头颈、四肢出现溃烂现象;加上水体病原菌多,常常会出现久治不愈,以致影响甲鱼生长、降低饲料效率。
因此建议在甲鱼投苗2个月后,可在饲料中添加皮康宁,每公斤饲料添加2~3克,首次使用,主动适当减料,第二餐后再把料加上去。使用一周后即可看到打雄明显减少或消失,甲鱼溃烂部位开始逐渐愈合。此外,皮康宁系纯中药产品,选用具有镇静、止痛、活血、生肌的中药,辅以具有修复上皮细胞黏膜、和中药具有协同作用的B族维生素,经科学组方、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不会对甲鱼产生大的副作用。作者:田夏清 金甲龟鳖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