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里的水稻已经长到了10多公分,四年生的甲鱼就在秧苗下穿梭,吃着飞过的小虫,中午天气热了,甲鱼就爬到田边挖开的深沟里避暑。
得益于稻鳖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天子湖镇高庄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效益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大米10元/斤,4年生甲鱼100元/斤。”合作社负责人谢连贵说,稻鳖共生模式下,一亩田出产大米300斤,甲鱼1000斤,效益比单纯种养殖要高,而且没有污染,生态的种养殖让合作社500亩稻鳖共生产品销路不愁。
养殖要生态,渔业要绿色。今年我县推出现代渔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在水产养殖尾水、美丽渔场等方面进行治理和建设,促进渔业绿色振兴发展。
“渔业绿色健康发展也是我县践行‘两山’理念的一个缩影。”县农业局渔业站站长王玉祥说,同时也是提升现代渔业发展水平,加快渔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杜绝水污染养殖尾水治理2年完成
鱼也需要跑道来“健身”。在溪龙乡新丰村的建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里,30亩的池塘被放干,工人们在塘中建造了5条封闭式的“跑道”。
“预计7月底完工。”合作社负责人陆建萍说,一般水产养殖是在水塘中散养,而“跑道”养鱼则是将鱼放在跑道中养殖,单位密度增加,因此需要增加推水设备和增氧设备,基本上每条“跑道”要花费7万元左右。
对合作社来说,这笔投资不小,但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在“跑道”中,鱼的游动增加,肉质会更加紧密,同时在平时的饲料投喂和捕捞上也节约了人工支出。
更重要的是,“跑道”和外围养殖塘的水通过拦截网互相流通,以前难以在养殖塘中种植净水植物来净化水质,现在在“跑道”养殖塘中都可以做到,实现了“小面积养殖、大面积净水”目标,有效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面源污染问题,让水产养殖更加绿色生态。
“养殖尾水处理是水产养殖中的重点难点,也是推动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王玉祥说,我县各类养殖水域面积4.2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72万亩,而养殖尾水处理也主要集中在池塘养殖方面。
根据《安吉县现代渔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我县养殖尾水处理3年计划2年完成,今年要完成养殖尾水治理7000亩,2019年底完成全县池塘养殖区域内的治理。截至目前,我县养殖尾水治理动工面积5727亩,动工率达到81.8%。
养殖尾水治理也不仅仅局限于“跑道”式的池塘建设。在天子湖镇古苑村的草湖家庭农场,450亩的养殖水塘的水通过沉淀、过滤、增氧等一系列处理,实现了循环水利用。
而在其他水库、稻田等养殖环境里,水库的清水鱼养殖,稻鳖共生、稻虾共生等模式,早已让水质达标。
增美岸上景为休闲渔业发展蓄力
2016年开始养殖小龙虾时,梅溪草滩家庭农场业主涂金玉就坚持清水养殖,她在田里播种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草籽,等到草籽发芽生长后,就在田里灌水,然后放入小龙虾苗种,不投放饲料,小龙虾以草为食,养出来的小龙虾规格大、体态均匀,而且生态安全。
生态小龙虾供不应求,涂金玉的养殖面积很快扩大,在今年的渔业绿色发展实施中,她开始创建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按照要求,示范区创建需要占地面积1000亩以上、核心区面积500亩以上。
“我们今年也在创建美丽渔场。”涂金玉说,原本养殖就非常生态绿色,具有田园美,今年在养殖塘中种植了荷花等植物,更进一步增添生态景色。
据了解,今年我县共有6家养殖主体创建美丽渔场。在草湖家庭农场,业主泮国良投入400万元对养殖区域进行环境绿化、美化,让整个家庭农场水清岸美。
“推动渔业绿色发展,也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王玉祥说,乡村振兴要求产业兴旺,而渔业养殖可以和休闲联系起来,将一产和三产结合,打造集休闲、垂钓、美食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特色基地和渔旅综合体。而美丽渔场等建设正是为这一方向铺路。
建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所在的新丰村,在今年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中,开挖河道将村域的池塘进行全系贯通,实现内循环,同时打通村内水系和西苕溪的连接,打造“最美水乡”。 来源:安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