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是鱼鳖混养,岸上是亭台楼榭,绿荫环绕,这是新安镇的闽冠水产养殖场换上了的“新妆”。闽冠水产养殖场是2001年投资1000万元建成的,一直以来是以单纯的养殖甲鱼为主。为了寻求新的突破,该场今年又投资180万元,提高土地使用率,建成了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养殖场。杭州市养鳖协会理事单位。
德清闽冠养殖场场长沈志祥(右一)向上海水大王武教授(中)汇报甲鱼养殖情况
早先一家倒闭的甲龟养殖场居然能起死回生,并在3年后将产值做到近千万元。这个故事发生在新安镇城头村的闽冠水产养殖场,演绎这一幕枯木逢春的主角叫沈志祥,来自杭州。凭借着10多年的相关从业经验,老沈用了三招,就将昔日的“伤心鳖”变成了抢手货。
2007年4月,沈志祥只身一人来到城头村,此前,他听说这里有一家已经倒闭的龟鳖养殖场,面积380多亩。沈志祥告诉记者,1995年,他就开始从事龟鳖饲料销售,对龟鳖产业有深入的了解。在他看来,眼前的这片杂草重生的“荒地”存在这三个失败基因:龟鳖品种落后,销售方式老套,养殖模式不新。
针对这些问题,老沈制定出了一份“涅槃计划”,出了“三招”就实现了产业“大翻盘”。
首先,他赶赴几大国家﹑省级良种场,选择新品种,这是他的第一招。经过多次调研,老沈把品种确定为潜力股——中华鳖。“当年,我们的选种十分谨慎,几乎是每10只里挑出1只最好的。”老沈说,第一年他引进了一万只中华鳖。这只引进品种排名第一的新品种果然不负众望,在第一年就帮老沈掘到了150万元的第一桶金。
然而,能在第一年就能赚到盆满钵满,并不仅仅依靠品种优势,老沈在销售方式上也动了脑筋,这是他的第二招。“由于年底要回笼资金,很多养殖户选择在春节旺季集中上市,销量是没问题,但价格很难卖高。”老沈说。当年,他选择了错时销售,结果每公斤的销售价格高出了20元。当然,这种销售方式需要雄厚资本的保证,风险依然存在。就像在2008年,老沈也和其他龟鳖养殖户一样,受到了鳖灾的影响。
“当年我们都错误地估计了市场需求,因此龟鳖销售出现了自2007年以来的高峰回落。”打这一回起,老沈就开始摸索多元化的销售方式了。他把自己的产品进行分档,高端和低端产品面对各自的市场有的放矢;他又在百度网“搭”起了甲鱼大棚,让自己的产品的金名片通过网络告知天下;他还给甲鱼定制了身份标签,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可信度。一系列的措施收效甚大,去年老沈的4.5万只甲鱼销售一空。
“这4万多只甲鱼可都是‘草药鳖’。”老沈的龟鳖产品还拥有核心技术,在养殖模式上的求新是他的第三招。老沈凭借自己多年饲料销售的经验,引用了中药喂养法,给甲鱼服用大青叶﹑红花等药材,以提高产品品质。这样养成的“高端甲鱼”每公斤可卖到120元。去年底,老沈的甲鱼还获得了省无公害产品的认证。
沈志祥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在养殖鱼塘周围,建成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亭台楼榭,亭台楼榭和鱼塘周围又布满葱绿的树木和鲜花。“我们目前所养殖的方式方法就是以生态养殖和休闲渔业的有机结合,所谓生态渔业就是我们这个鳖呢就是通过自然环境中生长,休闲渔业呢我们拿出一部分的鱼塘来作为休闲渔业,让消费者直接来我们养殖场来看,可来垂钓,可以领略这个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