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乡市石门镇,姚洪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人”。因为他创出了一种利用蝇蛆使猪粪变废为宝的生态养殖模式,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的高度肯定。日前,他又发明了一种新的病死畜禽生态化处理方式——病死畜禽生态处理线,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日前,笔者来到桐乡市石门镇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我们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了,上个月我们见面时,我还没有底气介绍这项新发明,现在试验成功了。”该合作社理事长姚洪根一见到笔者就显得很兴奋。
随后,姚洪根就带领笔者参观他的车间。他说,新发明的病死畜禽生态处理线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废渣、废气,真正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有效解决了传统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的弊端。
笔者在一个密闭的车间内看到,工人将几十头病死猪投放至机器内,然后按下按钮。“虽然外面没动静,里面却是高温炙烤啊。”姚洪根说,机器内部温度高达140℃,而且不断地翻滚、粉碎,经过3.5小时处理后的病死畜禽,再添加菌种等辅料后,便成为了蝇蛆的饲料,通过微生物和蝇蛆的生物处理,最终就能收获蝇蛆和有机肥。其中,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渣、废液都可以用作蝇蛆生长的饲料,而废气则通过管道输送到菌种培养池,既促进菌种的生长,也杜绝了废气的外泄。
姚洪根介绍,100公斤病死畜禽经过该模式处理,可生产蝇蛆24至27公斤,是普通猪粪养蛆的3倍左右。不仅实现了环境零污染,更能变废为宝,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了良性循环。
姚洪根告诉笔者,待项目全部建成后,按照每平方米可处理病死畜禽50公斤、每天可处理20吨病死畜禽来算,可满足桐乡全市范围内的养殖户处理需求。据预测,该条生产线年可处理病死畜禽2400吨,生产蝇蛆624吨,有机肥1920吨。按照鲜蛆每吨3000元、有机肥每吨500元计算,年产值可达到280余万元。
桐乡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方法是全国首创,此举既解决了病死畜禽处理难的问题,又延伸了生态循环种养殖产业链,形成了“工程蝇育虫——病死畜禽养蛆——蛆喂鸡、鸭、特种水产——有机肥还田”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来源:农村信息报。
2011年1月姚洪根又带领社员石门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石门镇春丽桥村成立了桐乡市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656万元,占地220亩,新建种蝇车间500平方米,猪粪生物处理车间2400平方米,有机肥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甲鱼温室5500平方米,生产管理、生活、仓库用房1000平方米,标准化鱼塘150亩,目前已投资1500多万元,是一家专门从事猪粪收集与处理、有机肥生产和水产养殖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合作社。以统一收集石门、凤鸣及河山等地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等新鲜干粪为主,通过对猪粪的集约化、工厂化、机械化处理,切实防止了猪粪分散处理过程中再次污染的弊端,降低了养猪污染的综合治理成本。从猪粪收集运输、铺粪、翻拌,到有机肥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
桐乡市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智能化猪粪处理及综合利用系统建成运行,猪粪处理工艺真正实现零污染、资源化综合利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同时,养殖场集粪循环利用模式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星火计划,通过浙江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验收。合作社先后被授予桐乡市农村信息示范户、嘉兴市人民农村科技示范户、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先后被认定为桐乡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嘉兴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