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庙小神通大,水浅王八多。王八是甲鱼的别称(又名团鱼、脚鱼、元鱼等),学名为中华鳖。甲鱼在人类生活史上,还有许多趣闻轶事哩!
公元前605年,楚国派人给郑国的郑灵公送去一只大甲鱼,大臣子公见了口馋。郑灵公在宫中设鼎烹甲鱼,大宴百官,却不让子公参加。子公气愤地用食指在鼎里醮一下,品尝了甲鱼肉的美味。灵公知道后,要治他“抗上”罪。子公闻讯,就先下手杀掉郑灵公。一国之王,竟为吃甲鱼而丧命。
秦代,张仪主蜀时,扩建都城,屡建屡败,关键是受洪水袭击。有一巫师向张仪献计:甲鱼习水性,察地形,能做到水旱无忧,若循甲鱼踪迹筑城,城不败。张听其言,再建,果然建成。甲鱼这一功能的奥妙,迄今还是个迷。
清末,张之洞督学四川时,一次考试出题为:“鼋蛟龙鱼鳖”,意为影射四川只有水族而已。某考生,在文末写着:“鼋有鼋之洞,蛟有蛟之洞,龙有龙之洞,鱼有鱼之洞,鳖有鳖之洞,犹夫张、有张之洞耶。”张阅后,不禁批日:“此卷不可没也。”嗣后,该生深得张之洞的重用,官至三品。
1991年6月 15日,北京白云饭庄从市场上购进5只甲鱼,放养在店堂池中,其中1只甲鱼,连续三天口吐48颗珍珠;烹食时,腹中又取出1颗。其珠体光滑,色泽银白,个体最大的直径7毫米,最小的直径2毫米。经王府井珠宝商店行家鉴宝,甲鱼口中吐出的49颗确实是珍珠,最为奇闻。
1995年9月13日,浙江省瑞安县桐浦乡一农民,在桐溪水库中捕获一只大甲鱼。其背呈青灰色,腹部暗红,体长41厘米,宽25厘米,体重8.2公斤。奇特的是颈部有一“金”字,清晰可见;且常以后足落地,直立行走,有时竟上台阶。
1998年6月27日,河北省霸州市格达村一农民,在低洼地挖土时,铁铲碰到一坚硬物,待把四周土挖开后,惊奇地发现竟是甲鱼。其体长25厘米,宽20 厘米,体重1.5公斤。被发现时,它处于休眠状态;土出后,活动能力很强,迅速向四周爬动。按甲鱼身上的甲壳斑纹推算,已有100多岁了。1998年7月 2日,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七甲缺村一农民,捕到一只0.6公斤重的白色甲鱼。其全身洁白晶莹,呈半透明状,脊骨清晰,内脏隐约可见,眼睛为常见甲鱼的三分之一,尾巴约为常见甲鱼的五分之一。人们看到此稀罕之物,无不称奇。